網路詐騙、警示帳戶、個資外洩|律師教你三步驟自保策略

立即下載免費檢核表,避免一時說錯話,陷入幫助詐欺風險!


從被害人到被告,只差一張通知書

你是否剛收到警方通知書檢察官傳票,被要求到案說明或做筆錄?

明明只是想申請貸款應徵工作、或一時好心把帳戶借給親友,卻被告知帳戶疑涉詐騙、被列為警示帳戶,甚至面臨幫助詐欺的刑事風險。

遠距辦公與網路交易的便利,讓社會更有效率,卻也讓詐騙手法快速升級:假投資、假客服、假求職、釣魚連結與資料外洩層出不窮。

真正可怕的是,不是你以為去警察報案就沒事了,而是後面還有很多的法律程序要面對。

此刻,你需要的不是僥倖或硬撐,而是有方法的自保即時的法律協助

👉 先穩住: 不用急著去警察局報案做筆錄,先用下方檢核表盤點風險,再決定應對策略。


你可能面臨的法律與生活後果

1)什麼是警示帳戶?為何被凍結?

金融機構或警方偵測到異常金流、短時間內多筆不明款項進出、或與詐騙案件連動時,會啟動「警示」與「凍結」機制。被列警示帳戶後,常見影響包含:

  • 你的存款暫時無法動用,現金流卡住;
  • 信用受損,往後申貸與理財工具可能遭拒;
  • 接到警方約談或檢方傳喚,甚至轉為被告身分。

2)幫助詐欺的刑事風險

即使你不是主謀,只要提供帳戶、提款卡、密碼或金流協助,也可能被視為幫助他人實施詐欺。實務上,若被認定有幫助故意,可能面臨起訴、緩刑或罰金。

3)生活面連鎖效應

帳戶凍結會影響薪轉、房租、貸款扣繳與家庭支出;公司也比較不願意聘請,職涯評估也可能受影響。及早處理,是把風險止血到最小的關鍵。


「我怎麼就踏進去了?」

  • 貸款驗證陷阱: 假貸款業者要你交帳戶做「資金」累積信用,結果金流被他人操控。
  • 求職薪轉陷阱: 面試後被要求交付存摺、提款卡與密碼,宣稱僅用於「薪資發放」。
  • 親友借用好心變禍端: 出於信任把卡片、密碼交給熟人,卻被轉借或轉賣給不明人士。
  • 假客服/假投資: 透過釣魚連結與遠端操作軟體,誘導你交出一次性密碼與私密資訊。
  • 資料外洩二次利用: 舊網站會員資料外流,被詐騙集團重組金流與身分,造成連坐風險。

重點: 很多人不是故意犯罪,而是流程錯誤 + 溝通失當。需要強力地補強證據、釐清動機與利益關係,才有機會把身分從嫌疑拉回被害


先做這份《網路詐騙應對檢核表》|免費下載

為了幫你在最短時間內抓穩關鍵步驟,我們整理了實務版檢核表,協助你系統化釐清狀況:

  • ✅ 我是否具備「幫助他人犯罪之意思」?哪些事實可否定主觀故意?
  • ✅ 被警察傳喚時,我能主張哪些程序權利
  • ✅ 目前可蒐集的有利證據有哪些:對話紀錄、通聯、金流、匯款指示、包裹或簡訊留存?
  • ✅ 我該如何寫下時間軸(接觸、溝通、交付、收取、報酬),避免遺漏關鍵節點?
  • ✅ 什麼話不該先講、哪些文件不該先交,以免不利推定擴大?

👉 [💬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|領取檢核表]

👉 [📞 06-2985621 預約專屬諮詢|快速評估你的風險地圖]

👉 [🔎 https://lawlkc.tw/詐騙 專屬諮詢|快速評估你的風險地圖]


三步自保策略|穩住、釐清、出手

Step 1|先穩住口供與文件

未諮詢前,避免長談細節與自行撰寫過度說明;到場前先了解詢問權利筆錄注意事項,必要時請求律師在場。

Step 2|建立可檢驗的事實鏈

把你與對方的連結與金流做成「時間軸」:何時接觸、平台/帳號、通話紀錄、是否有報酬承諾、誰指示你做什麼。動機與利益是區辨幫助與無辜的關鍵。

Step 3|提出對等證據與程序主張

詐騙案常見證據碎片化:截圖、簡訊、Email、包裹、匯款證明才有可能拼回真相。


我們的實務經驗|幾個你會關心的結果

  • 誤交帳戶被訴詐欺 → 成功逆轉無罪 透過比對貸款誘騙流程、對話語氣、無利益收受與即時報案紀錄,法院採信「不知情」,終獲無罪。
  • 求職陷阱人頭化 → 檢方不起訴處分 舉證求職動機、職缺內容與不合理指示,結合無對價與求職平台紀錄,檢方認定欠缺幫助故意。
  • 親友借卡遭轉賣 → 二審改判無罪 上訴並聲請證人出庭,釐清卡片去向與家人間誤信關係,法院改認缺乏共同犯意與幫助故意。
  • 誤協助提領 → 釐清誤信與時點 → 不起訴 重建溝通脈絡與即時疑慮訊息,檢方認為難證知情,作成不起訴。

結論: 多數關鍵在於早期蒐證 + 正確陳述;時間拖越久,證據越容易流失,解釋成本越高。


為什麼選擇鈞誠法律|專業、透明、行動快

  • 專注刑事與詐欺爭點: 對幫助犯主觀故意等爭點有系統化攻防。
  • 收費公開透明: 先說明方案、範圍與里程碑,避免資訊不對稱造成二次傷害。
  • 迅速介入流程: 會前盤點 → 實際應對 → 後續補證與聲請,全程有節奏。
  • 專業背景:
    • 李耿誠律師|中正大學法律所博士生、碩士、曾任台南地方法院法官助理
    • 15+ 年實務經驗,溝通清楚、步驟分明、以結果導向行動

立即行動|把風險止於今天

👉 [📞 06-2985621 預約專屬諮詢|快速評估你的風險地圖]

👉 [🔎 https://lawlkc.tw/詐騙 專屬諮詢|快速評估你的風險地圖]

【限時方案】 即日起至下週五,線上完成預約,享諮詢 8 折;若後續委任,諮詢費可折抵部分辦理費。名額有限,額滿即止。


FAQ|你最常問,我一次說清楚

Q1:只是借帳戶給朋友,真的會有罪嗎?

要看你是否知情是否從中獲利。若能提出可信的動機、對價與時點證據,常可降低幫助故意的判斷。

Q2:警察傳喚一定要到嗎?可以自己去嗎?

建議不要忽視傳喚,並先諮詢律師;到場前先了解權利與筆錄重點,必要時請律師陪同。

Q3:我也是被害人,為什麼變成被告?

詐騙案中的金流與工具(帳戶、卡片、OTP)常被「借殼」;若缺乏釐清與證據對接,外觀事實會讓你陷入幫助定位。

Q4:帳戶凍結多久?能解嗎?

視案件進度與金流比例而定。若能提出合理來源、被害身分佐證與程序聲請,爭取解凍的機會較高。

Q5:律師費用會不會很高?

我們採透明方案:單次諮詢、到場協助、完整委任等不同組合,會前說明範圍與費用,沒有隱藏條款。


聯絡方式|把你的煩惱交給專業

鈞誠法律事務所

📍 台南市安平區育平六街 35 號

📞 06-298-5621

📧 jcl.firm@gmail.com

🕘 週一至週五 09:00–18:00(12:00–13:30 休息)

你的每一步,我們都與你並肩。從今天起,不再單打獨鬥。